吹起鱼化泥叫叫,在含光门博物馆探寻“古艺”长安
时间:2023-07-17 17:55:47 来源:
流光半夏,美好日长
近几天虽气温很高
但也挡不住人们对文化向往的脚步
7月16日
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内
一场以“指尖泥趣·哨动非遗”为主题的
“城墙夜·含光”
暑期专场系列文化活动圆满举办
一起和城墙君来看看精彩现场吧
什么是泥叫叫
“泥叫叫”
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手工哨子
也是关中地区儿童曾经喜爱的玩具之一
兼有音响和观赏双重属性
清末传入西安鱼化寨
后因做的人多取名为“鱼化泥叫叫”
哨子一响
就是巷子里孩子们玩耍集结的号令
小小的泥叫叫寄托了
不少人儿时满满的回忆
因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
“鱼化泥叫叫”在2013年被列入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鱼化泥叫叫”
有粉碎泥土、沉淀、浸泡
过滤、塑造磨具、烧制、上色等
十六道制作工序
多以戏剧、历史人物和神话人物为主
色彩鲜艳,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在民国初期,兴盛时远销西北五省
但由于社会发展,玩具越来越多
鱼化泥叫叫也不再流行
与非遗“零”距离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
鱼化泥叫叫第五代传承人杨帆老师
为小朋友们讲解了
鱼化泥叫叫的历史渊源
制作方法及重要价值
在杨帆老师的指导下
一个个独一无二的泥叫叫诞生了
小朋友们拿着自己制作的泥叫叫
迫不及待地吹上一吹
泥叫叫发出清脆的响声
回荡在含光门千年遗址的上空
历史与文化在这里
交融、跳动,展现着别样魅力
让孩子们在游览千年遗址的同时
零距离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
沉浸式体验“泥叫叫”非遗项目
感受历史文化与非物质遗产的巧妙融合
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孩子们
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激励他们成为
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推广者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优秀的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
含光门遗址博物馆作为
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未来
含光门博物馆将持续探索
“非遗+博物馆”等多种模式
深度挖掘文化遗产内涵
增强含光门遗址博物馆
文化活动差异化符号和特色
将学习与体验深度结合
让人们在博物馆中
触摸中华文明脉络
陶冶情操,坚定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