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厚高大、工整方直的古城墙
就是西安人的影子
在TA的脚下生活久了
多少都会萌生出城墙的性格


就像歌里唱的“西安人的城墙下
是西安人的火车”
城墙与西安人的交情
从一开始就种下了种子
随着时光流逝
种子萌芽破土、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将彼此紧密连接在一起

只要说起西安,就绕不开西安城墙。
城墙的每一块青砖,印下了古往今来无数人层层叠叠的足迹和手纹,承载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和情感。

“母校就在城墙下,站在母校门口一眼就能看到城墙根。”
“那时的城墙破破烂烂,坑坑洼洼,只有城墙下的绿树成荫,给人们带来些新意。”
“城墙还在,学校还在,我也在,都青春着,老了的只是年纪……”
年幼时关于城墙的记忆,或许会随着时间淡去、消散,但城墙带给西安娃的安定、踏实,像家一样的归属感,永远刻在他们的心里。

对于那些长大了的“西安娃”来说,总有一些关于城墙的美好记忆,那时候的童年,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网络,却有着难以忘怀的童年乐趣。
在城墙上放风筝,钻进城墙的防空洞里捉迷藏,在城墙外的树林里捉蟋蟀、逮蜻蜓、粘知了、扑蝴蝶、挖荠菜;在护城河边打水仗……

“我记忆中的西安城墙,不只是有棱有角、冰冷的砖墙和威严的城门楼子,它更像是有生命的、能给人以呵护的,让人感到可亲近可依靠信赖的沉默的朋友。”
对很多在西安城墙脚下长大的西安娃们来说,西安城墙带给他们的是安全感,也是无数西安娃内心最深处的眷恋。
城墙,不全然是厚重的历史和冰冷的遗迹,更点染着今日的多彩,融入了城墙脚下西安娃最平实安逸的生活,见证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提起西安,你会想到什么?最能代表西安的,是什么?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安娃,在郭姝瑗心里,排第一名的永远是西安城墙。
当看到“城小将”“唐小妃”“李小白”“波斯客”等许许多多极具特色萌趣可爱的核酸贴纸时,郭姝瑗感受到了藏在贴纸里,独属于西安人的浪漫,于是,郭姝瑗萌生了一个想法,她想要亲手做出一款,代表西安城市的贴纸。
她想到的第一个贴纸形象便是西安城墙。巍峨、高达、古老的西安城墙在孩子心中是惊人的存在。“城墙是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千百年来,西安城墙历经风霜,仍坚强屹立着,守护着这座城市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每一块城砖都充满了故事,在我心里和英雄一样。”


郭姝瑗绘画
从手绘起稿到平板绘图,她用了半天的时间创作出“城小墙”。“城小墙”身着古装,手持城墙标志性旗杆,红灯笼、衣服、帽子上皆有城墙元素。“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西安城墙,城墙一直庇护着我们,正因如此,我们要经常去城墙上逛一逛,多陪陪城墙。”
城墙凝结着时光,见证着历史,留下了人类文明的印记,但对于城墙下的西安娃来说,城墙是长辈、是朋友,是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忘怀割舍不下的存在。

“女儿说她最喜欢‘城小墙’的眼睛,因为给人温暖的感觉。我想,在她心里,城墙就如同一位老者,守护我们、教导我们、倾听我们。”

这不仅仅是一张核酸贴纸,这是一个西安娃对城墙、对西安的热爱。“虽然女儿设计出核酸贴纸,但她更希望疫情散去,就像她心中美好的畅想一样,能有更多的人认识西安古城、城墙,我和女儿一样,期望大家常来长安。”
随着时代变迁
生活在城墙臂弯里的人们也在不断更替
然而西安城墙始终撑起了西安的气魄
庇护着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
正如一位老者所言
↓↓↓
“岁月流逝,斗转星移
西安在变,变得越来越漂亮
我这个西安娃也在变,变得越来越老
可再老也老不过西安城墙
六百多年过去了
西安城墙还神采奕奕地屹立在这里
它会一直守望着,倾听着
呵护着它身边一辈一辈的西安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