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 2
  3. 3
  4. 4

国际博物馆日@你,共享文化盛宴,城墙与你同行

信息来源:西安城墙or城里城外     发布日期: 2021-05-18 21:46:26


  5月18日,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为了迎接这一重要的国际性纪念日,充分彰显博物馆社会功能,促进公众对博物馆定位的新认识与新思考,西安城墙策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城墙里的博物馆”已统统安排,纷纷出动,用“书法进校园”和“点亮多彩非遗”来庆祝文博圈的节日,与大众共享博物馆文化盛宴。这座城市,正因为有了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才使得过去与现在,有了关联的意义。
 


 

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
 

  国际博物馆日,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际性节日,1977年由国际博物馆协会发起,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际博协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博物馆尽可能地受欢迎,将博物馆的受众扩大到普通民众,而非仅仅是专家或是爱好者。在让所有人都能亲近博物馆的美好希冀下,国际博物馆日应运而生。

  中国于1983年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随后每年均组织各类纪念国际博物馆日的相关活动。近年来,中国博物馆界高度重视国际博物馆日,视之为向公众宣传博物馆事业的重要契机,希望借此增进公众对博物馆的理解与认同。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在后疫情时代,“恢复与重塑”不仅是博物馆的主题,也是城市的主题,更是文化遗产与当下生活的主题。博物馆已不仅是文物安身、展示的场所,而是越来越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城市一同有机更新,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提供社会服务及精神寄托。城墙里的博物馆,更是如此。我们希望通过博物馆日的活动影响周围更多的人爱上文化遗产,自发地守护文物。
 

让博物馆走进“人心”
 

  西安,是永恒的文化古都,古城墙就是她的内在筋骨,用博物馆的形态串联历史,也串起了文明,甚至勾画了未来。随着国家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各类纪录片、电视栏目将人们对于文物和博物馆的热情点燃,博物馆的历史文化体验感和教育意义的价值也被不断放大,不断推陈出新。我们在这里与孩子们对话,见识他们的天赋与可爱;与大众牵手,见证生活的智慧与文化的温度。真正的走心,就是放在心上,我们会慢慢把对文物的爱护之情播种在每个普通人的心上。这次的博物馆日与大众连接是新的尝试,也是我们未来坚定的方向。
 


 

  西安市碑林区铁五小学的孩子们用鲜艳的红领巾和热烈的欢迎仪式迎来了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5.18博物馆日“书法进校园”的启幕式。

  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创建于1989年,是中国第一座书法艺术专题博物馆,馆藏的珍贵文物有石鼓文、秦封泥、汉镜铭、唐碑志等。这次走进课堂的主角就是书法博物馆大名鼎鼎的镇馆之宝“秦封泥”。

  开场提问:如果你有秘密,会怎样防止别人知道?

  脑洞顿时被打开了,同学们各抒己见,指纹解锁?人脸识别?

  一堂生动有趣的文化课堂——《秦封泥的秘密》,为小朋友们解答了两千多年之前,古人用什么来封缄秘密。

  一场新颖的文保互动体验——竹简封书,制作封泥,带领大家动动手,通过封泥这样一把把“小钥匙”,打开通往神秘大秦之门。

  一份郑重的文物守护承诺——小朋友们相互贴上“城墙守护人”贴纸,用稚嫩的双手写下对遗产保护的坚定信心。
 


 

  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城墙之内,是一座集遗址保护、专题陈列于一体的遗址类博物馆。

  在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旁边参与活动是什么体验?这次的博物馆日就有一些幸运儿来到了活动现场。“点亮多彩非遗 重塑文化活力”主题活动邀请了多位才艺双全的非遗传承人与城墙志愿者、市民游客及亲子家庭,共同穿越含光门遗址,追溯隋唐皇城荣耀光华。

  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中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古琴要经由选料、上漆、调音等10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一把上好的古琴需要两三年才能制作完成。2003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琴非遗传承人郭喜萍老师和木偶戏传承人李巧玲老师对现场观众进行了非遗技艺的知识讲述后登台献艺,丝韵幽幽动心弦,手指翻飞动乾坤,一静一动,两段风格截然相反的非遗表演为现场观众带来印象深刻的博物馆日视听体验。

  一名志愿者谈到观感:“历史和传统是非常重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积极去搜集、整理和传承,对于普通人而言,宣传更是重要,感谢在城墙的博物馆里能够接触这样的文化,对于我个人意义非凡。”
 


 

  随着博物馆与公众生活联系的愈加密切,博物馆教育已逐步成为公众文化生活的重要选择方式之一。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在这个含光门博物馆的“大学校”里,抽象的非遗文化与具象的庞大遗址有机融合,生动而有趣,让人印象深刻。

  城墙的博物馆日活动秉持融合“文博同行、文史同在”的理念,不但展示了博物馆的社会职能,也在努力为公众提供有益的文化产品、良好的文化环境和优质的文化服务。
 

守护文化遗产 传承中华文明
 

  文物好,文博兴。文明文化博大精深、文博事业欣欣向荣,归根结底源自文物散发的独特魅力和独有价值。无论是书法进校园,还是开展非遗活动,都和西安城墙一直以来提倡的全民文保的初衷是一样的,那就是将“守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与城市大众发生关系。

  如何在今时今日谈守护、讲传承,这是今年博物馆日给出的主题,也是历史留下的重要命题,西安城墙也一直在努力做好这份答卷:保护文化遗产,“恢复”与“重塑”都需要,“传承”与“创新”一个都不能少!

  “恢复”与“传承”,是要让文化生生不息。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这样的规模、这样的历史,注定了城墙是在一代代人的守护中走来的,这不仅关乎一个行业、一代人的责任,更是一项代代相传、守望相助的事业。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文明传承的力量,也看到了西安城墙文化赓续的光芒。

  “重塑”与“创新”,是要让历史焕发活力。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西安城墙也紧跟潮流,不但利用新媒体矩阵扩大宣传影响力,更将公益与“文保+新媒体”结合,为公众提供一个直接了解城墙、参与城墙保护的机会。以创新的传播方式,让严肃高冷的文化遗产变得普惠民间、新鲜多样,唤起大众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

  但不论是传承还是创新,所有的初心都源于热爱。何以中国?是手与手的相连,跨越了上下五千年的生生不息,延续着一个国度一种文化的血脉;何以历史?是心与心的感应,为一面旧墙、一块老砖、一张残瓦叹息与惊喟,理解过往所有的精雕细琢与矢志不移;何以传承?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是不畏人微言轻,通过我们一个个普通人,把那些民族的血脉和历史的烟痕守护起来、传递下去。

  “恢复与重塑”,恢复的是我们历史中的荣光,重塑的是我们之于文化的关系。因为有了博物馆,所以我们可以回首过去;因为有了西安城墙,所以我们可以延续时光;因为有了“城墙守护人”,有了你,我们相信,这泱泱华夏的民族血脉才不会停歇,代代不息。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