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 2
  3. 3
  4. 4

书法进校园第100场活动圆满举办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3-06-13 12:57:30


 

夏日和风,秦声吟诵。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6月13日上午,在杜城小学学生歌咏先秦诗歌《唐风·有杕(dì)之杜》吟诵声中,由西安市书法家协会、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西安市雁塔区杜城小学主办的第100场“书法进校园”活动在杜城小学拉开帷幕。
 

 

“书法进校园”活动自举办以来,得到了西安市书协的大力支持,市书协多次指导,并与书法博物馆共同主办。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石瑞芳,西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之、呼延小舟等领导多次出席参与活动。

本次“书法进校园”第100场活动受到广泛关注,石瑞芳主席、张之副主席、呼延小舟副主席,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馆长郭柱社、副馆长杨燕,杜城小学校长刘光涛以及学校师生500余人到场参加。
 

 

 

活动仪式上,馆校共同签署《馆校共建协议》,石瑞芳主席与刘光涛校长共同为“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书法教育实践基地”揭牌,展现了文化追寻与传承现代性转化的成果。
 


 

本次活动以“讲好文物故事,增强文化自信”为目标,以书法博物馆馆藏秦封泥“杜丞之印”所管辖范围与杜城小学区域位置吻合为契机,围绕“讲杜城故事,品书法文化”主题开展书法教育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书法进校园活动以秦封泥“杜丞之印”为主线,通过对西安书法艺术博物馆馆藏秦封泥“杜丞之印”详细讲解、沉浸式飞行棋游戏——“把信送给秦始皇”互动体验游戏、《秦封泥的秘密》主题研学课程等,与师生共同穿越回2000多年前的大秦帝国,学习了解了与“杜城”有关的故事。
 

 

视、听、触、感等多种方式追寻秦代地理、官制、传驿、书法艺术,感受文物中的历史内涵与艺术的多姿多彩。透过一枚小小的封泥,领略折射出的秦人精神。
 

 

书法实践教学通过“大手拉小手”的形式,由书法家现场指导学生共同创作书法作品;同时,宣教人员现场讲解以古诗词、励志名言为内容,包含甲骨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书体的20幅馆藏书法作品,带领师生学习了解书体演变过程,欣赏书法之美,感受书法的魅力。
 

 

 

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自2012年以来联合社会各方力量,以“强化书法意识,推广书法概念,传承书法文明”为宗旨,以“展示书法经典,讲解书法知识,示范书法创作,赠送书法资料”为形式,举办“书法进校园”活动。
 

 

 

"书法进校园”活动区域遍及陕西省内延安市黄龙县、商洛市洛南县及西安市13个区县,捐赠书法资料、文房四宝2660套,受教育人数近4万人,中国书画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于2021年荣获教育部成人教育协会、陕西省教育厅“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现为陕西省青少年教育、西安市青少年教育基地、西安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西安市青少年书法教育基地。

2020年以来,书法博物馆结合自身特色与馆藏资源,以专业性与趣味性结合,开发书法篆刻、馆藏特色、城墙文化等主题课程,形成课程体系化、形式灵活化、选课精准化、教育普及化的特点,成为青少年走进历史、感知艺术的“第二课堂”。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第100场“书法进校园”活动是博物馆突出陕西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凸显秦文化印记,深度发掘书法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精髓新的起点,博物馆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树高千尺唯根深”的书法教育普及理念,深化馆校合作模式,探索文化传承创新思路,坚守文化传承初心,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诉说中华文明故事贡献自身力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