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 2
  3. 3
  4. 4

时代共进,人民共享——西安城墙“城”文化沙龙活动圆满举办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2-06-30 09:00:13


2022年6月29日,“时代共进,人民共享”——西安城墙“城”文化沙龙活动在西安城墙永宁门举行。

本次活动以“时代共进,人民共享——通过跨界创新的手段和方法,挖掘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的无限可能”为主题,邀请了肖云儒、丁华、陈锋仪三位知名专家学者以及西安城墙守护者代表们,探讨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文化遗产如何更好地发挥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大家好,我们是西安城墙梦长安盛唐天团!”沙龙活动在近来火爆网络的盛唐天团唐小妃、城小将、李小白、波斯客的介绍中拉开帷幕。

西安城墙管委会主任杨进的引导下,与会嘉宾从西安城墙文化元素的提取、文创产品的传播与变现、文化遗产品牌IP的打造、唐文化差异化发展、后疫情时代景区运营以及多元化创收新渠道的构建等方面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各位专家学者和文保工作者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思考。

西安城墙管委会主任杨进
 

肖云儒 

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教授。国务院政府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文联原主席、陕西省传统文化发展促进会终身名誉会长  

肖云儒在谈及如何更好地提取西安城墙文化元素时,他表示在新时代下,需要从虚拟经济层面发掘实体产品。如今现代人消费习惯发生巨大变化,需要不断生产碎片化产品,开发小而精的内容产品,例如3-5分钟沉浸式文化演出等,增强游客游玩体验。

在讨论中,肖云儒说到了城墙与李小白的结合,指出怎样把古代文化进行现代化包装,并使其进入市场,被现代人广泛接受,是西安城墙最大的突破点。

 

丁华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长安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旅游规划学院院长


丁华指出后疫情时代旅游行业变化,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必不可少,未来半年到一年内都将以省内游为主,我们要对现状有清醒的认知。针对行业变化,她以自力更生、创新求成、务实真干、用好用活互联网四方面来概括当前我们可以做什么。

同时,她也直言当前城墙最大的问题是“来城墙做什么?”,对于城墙没有品牌联想效应,游客在这里停留时间短等问题要引起重视。她说道,西安城墙要做外地游客来西安的第一站,用入城仪式欢迎四海宾朋的到来,和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长安十二时辰等唐文化景区打造差异化产品,发挥1加1大于2的效果。

 

陈锋仪

硕士生导师,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西部会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展专业委员会理事

陈锋仪就传播与变现、品牌IP打造、多元化创收的新渠道等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从公共思维出发,西安城墙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传播,即承担教育功能,用价值观做导向;从商业思维出发,文创产品不是艺术品,既要控制成本又要有艺术性,做到叫好又叫座。

他指出西安本身就是超级IP,城墙要讲述城的故事,高举文化旗帜,通过局域化切割,让每个板块都有特色产品供应。在讨论中,陈锋仪还提出以城墙故事为旋律,开放城墙IP授权模式,用商业逻辑变现;其次,搭建网路化城墙故事平台,活跃更多元领域;通过文创与VR结合,创造身临其境的文化生活新方式。讨论的最后,他说道,要不断提升城墙文化软实力,深耕比转型更重要。

 

近三个小时的时间,现场的嘉宾们同大家一起看过去、望未来,互动分享各自的思考与体会,思维的碰撞和知识的交互,演绎了一场关于西安城墙的文化盛宴。



不论是传承还是创新,所有的初心都源于热爱,何以历史?是心与心的感应;何以传承?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因为有了西安城墙,我们不仅可以回首过去,还可以延续时光;因为有了城墙守护人,泱泱华夏,血脉才代代不息。

文化遗产不仅是展现中华文明灿烂成就的直接载体,更是实证中华民族五千年不断裂的文明史的证据,保护与传承好西安城墙这个世界级的瑰宝,是我们应有的觉悟与担当。

让西安城墙成为时代风华的见证者、时代风采的展现者、时代生活的滋养者和时代发展的助力者,不断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融合新路径的构建,让文物活起来,让文保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西安城墙责无旁贷,也必将为新时代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做出应有贡献。


 
 

(责任编辑:静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