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 2
  3. 3
  4. 4

聆听城事 | 西安人的美食,撩咋咧!

信息来源:西安日报     发布日期: 2022-09-03 08:00:11



对一个城市的热爱,与胃有关。相信大多西安人,外出几天,在回程的火车或飞机上,多是怀着对羊肉泡馍、岐山面、肉夹馍、擀面皮的热望,几乎泪眼婆娑地远望长安了。


西安面食多坚硬,这造就了西安人的憨厚执着性格。他们认准了的事再改变,比登天还难。就像羊肉泡馍,千百年来,那汤料不曾改变;面是死面烙半熟,由食客一点点掰碎,黄豆般大,拿到灶上,用秘方熬制的羊肉汤配上羊肉、粉丝、黄花、木耳煮熟。当然,也有机器切成小方块的,装在巨大袋子里,基本是对付懒人和外行。

西安人再憨实,也是知道面子工程的,往碗里盛的时候,功夫全在大师傅手腕上,那么一抖,那两片早先煮得熟烂的羊肉进入大勺,其余的倒入碗中,反手一扣,两片羊肉就趴到上面盖着,似杨贵妃那般华贵丰满,粉丝乱云飞渡迷人眼,纵横交错地盘绕,温厚缠绵无以言表。
这里特别介绍一个羊肉泡馍的亲姊妹:小炒。与羊肉泡馍师出同门,像又不像,突出酸辣;和醇厚的羊肉泡馍比起来,更调皮、可爱,活脱脱一个辣妹,初看很惊艳,一尝忘不掉。

在西安,有大皮院、北院门等回民饮食一条街,各种吃食丰富多彩。红脸膛的回民大哥一声“来咧,吃啥?里边请!”,分外响亮,让你饿不饿都想吃。吃了,喝了,肚里饱,眼还馋;那么,饭馆门口还有黄桂柿子饼、葱花牛肉饼、蜂蜜切凉糕的小摊点,热气腾腾、色香俱全地等着你。

往日宫廷贡品大米面皮,早已寻常得不能再寻常,亲民得不能更亲民。有时候,在很高档的场合,菜吃的差不多了,却上来一份大米面皮或擀面皮,人们不禁说:“哈哈,早知有这,干嘛要花大价钱上刚才那些菜呢?”

给西安美食作出重大贡献的,是以臊子面为首的岐山系列,岐山臊子面特点是九个字:薄筋光,酸辣香,油煎旺。前三个字说面,中三个字说臊子,后三个字说汤。臊子的水分从一碗面条上渗透下去,刚好可以浇灌;吃完面,浅浅地喝两口清白的面汤,这是仪式,也是深情。
西安城,贫富贵贱都能来,来之则能安之。在美食这一点,你别操心,你再有钱都能花出去,多高档的馆子都有,几千几万一掷千金足够豪迈;就是兜里只有几十元,也能暂且生活几天。这城市很有人情味的,留给你喘息、翻身发展的时间。常看到成功人士说他当年来西安打拼的经历,往往是“口袋里只有五块钱”。我猜想,这五块钱他们一定会花在吃上。

上世纪末,国内某著名杂志作了个调查:十元钱,在哪个城市吃得最好?全国十大城市的美食大扫描一番,得出结论:西安不但吃得最好,花样最多,最实惠,还最省钱。由此可见,西安是最适合平民居住的城市。

西安人的美食西安人的歌啊。

-筱钰-

识别二维码即可收听

喜马拉雅“聆听城事”专栏更多节目噢~

 

 


(责任编辑:周瑄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