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 2
  3. 3
  4. 4

聆听城事 | 走,去西安城墙过春天!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3-04-09 09:19:20


西安的春天

总是跟着冬天的尾巴匆匆而来

又在夏天眨眼的时候匆匆溜走

短暂又美好的春天

你想要怎么去享受呢?

赏花、踏青、春游

亦或是野餐和放风筝





今天

城墙君带你“穿越”一下

向古人取取经

看看他们都是以怎样的方式

度过万物生长的春天
 

春日赏花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春天才刚刚开始,杨柳叶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古代的人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走出家门,要到郊外去赏花。可见,古人热爱春光之深切~

 


 
 
 
春日踏青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大地春回,人们纷纷到户外探寻春天,即探春,又叫踏青、踏春。历代文人墨客与踏青结下了不解之缘,吟诗作赋,为春游大抒雅怀。
 



 
 
春日登山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这首诗详细描写了古人游山玩水的情景,在山中赏绿叶红花、看小桥流水,一直到夜幕降临仍舍不得归去。捧一把水,月亮映在手心里,拨弄一下花朵,身上便有了淡淡的香味。春天如此美好,所有人都会流连忘返。

 


 
 
春日放纸鸢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风筝又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起源于中国,原是一种通讯工具,后来战乱少了,便成了人们祈福的物件,古代平民为了祈求健康,将灾病写在纸鸢上,风筝放高时,剪断风筝线,象征灾病都让风筝带走了。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
古人春游乐趣多
多到你数不过来
那么到了现代
如此这般春日时光
又怎能辜负
快走出家门
来西安城墙寻找春天

 


 
 
春是万物之始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
古人发挥奇思妙想
通过自己的方式感知自然变化
赞美鸟语花香
这个春天
家门口的西安城墙
带你开启“春日好看模式”
 
 
 
 
 
 
 


-杨佩-

识别二维码即可收听

喜马拉雅“聆听城事”专栏更多节目噢




(责任编辑:)